k8凯发app官网/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正文

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发展-k8凯发app官网

来源:延安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1-02-20 11:10

       回顾刚刚过去的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程正从单要素推进走向系统性变革、深层次突破发展阶段。2010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战略定位开启了国家教育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的新进程。2016年,进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发展诉求阶段。2018年,教育信息化进入转段升级的2.0阶段,提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近两年来,“学习空间人人通”、“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智慧教育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等实践形态蓬勃发展,技术正从体制机制创新、全域系统变革、自下而上生成、扎实课堂应用等多方面推进。与此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正以新一轮浪潮迭代推进信息化融合进程,进一步释放技术赋能现代教育系统发展动能。当前,同步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进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正产生深刻变化,推进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重要文件,建立了“四梁八柱”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制度体系,为基础教育发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推动基础教育深层次变革,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实践层面,放眼当下教育信息化融合进程,从课堂教学变革、“互联网 教育”生态发展综合看,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仅有个案性学校,鲜有连片性区域,整体上缺乏系统性;而信息化面向课堂教学创新及学习方式变革停留在碎片化、标签化和模式化层次上,常态化课堂教学实践难以达到结构化变革水平,整体上缺乏深层特征。大规模常态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进程进展缓慢,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依然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框架,课堂教学中“讲授 讨论”教学模式依旧占主导,改革措施有效力度不大。更深层次看,“互联网 教育”当前发展停留在“知识传递”范式,技术应用的基本意义并没有适应我国现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从全球近40年领域研究看,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深刻影响的方向是技术被用做策略性工具、探究性支架、交互性环境。这些决定了“互联网 教育”助力我国现代课堂育人方式创新需要持续迭代性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应强化面向教学变革的教育系统、平台、工具和服务的发展,加速推进常态化、大规模实践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并以课堂结构变革提升广大一线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变革能力,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构建以面向真实、个性、深度体验为特征的新型课堂,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体验,培养大批“互联网 ”时代的创新人才。

  “停课不停学”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这是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教育改革与实践。疫情期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停课不停学”为1.8亿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了优质教育教学及指导服务。“停课不停学”实践加速教育教学全业务流程互联网化迁移,教、学、测、评、练、管等全业务环节日益互联网化发展,加速教育教学系统互联网环境下的解构和重构进程。经历“停课不停学”实践,教师对在线教学有了全流程、整体性实施体验,对在线教育有了开放性实践意愿和专业性实践认知,为以核心素养为诉求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实践认知和动力基因。当前,到了全场景、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互联网化跃迁的关键节点,应通过构建线上教育新型生态生长点,进一步加速课堂教学变革面向系统性、深层次变革的实践进程。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发布的。该文件对继承和发展“停课不停学”实践成果,践行教育信息化2.0发展理念,推动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深层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业务融入创生适切资源,创新数字资源生成模式

  数字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经过长期以来的多方位努力,一方面形成了如百度文库、cnki类通用性资源服务,同时,也形成了如学科网等互联网化学科性资源服务,但这些努力都没有能有效解决面广量大常态化教学实践中的资源需求问题,数字资源仍然是教育信息化深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在“三通两平台”工程带动下,出现了大量区域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但它们都没有根本性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实践中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数字资源生成缺乏教师队伍专业化、群智化、深度性参与,缺少教研、教师等业务力量的协同性参与。

  “停课不停学”实践显著推动了以教研为主导的业务部门参与信息化融合进程,使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走向以业务融合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以北京为例,“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教学突出精准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组织教研力量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教育方案。一是北京市组织千名骨干教师开发优质课程,保基本、保覆盖。二是鼓励各区各校依托“一课一包”资源,提倡学校基于在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三是提供丰富在线资源作为教学创新土壤。各区、各校因地制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线上数字资源。

  《意见》提出要“精选教师团队”,“根据不同专题教育特点,组建相应的专业团队,开发遴选各类优质专题教育资源”,“遴选一批办学水平高的资源学校,按学科、分年级组建若干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相关专家和优秀教研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高素质研发团队”,这些将充分保障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的业务融入特征。

  二、高质量开发教育资源,升级数字资源生态发展环境

  《意见》提出要高质量开发资源,切实从多个环节进行保障,反映了现代数字资源生态系统的关键特性,包括:全面性与系统性是面向立德树人时代教育发展的政治坚守和全面育人的人本要求,是面向全过程、常态化课堂教学及学生在线学习沉浸式发展的自在逻辑。协同化与专业性是解决长期以来数字教育资源可用性不高、品质性不好问题的关键特征,通过全国范围内优质区域、优质学校的遴选,组织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牵头,多类型、多层级人员组成的协同团队,配以资金、政策及制度保障,改变长期以来数字资源建设离散化、专业性较为欠缺、整体支撑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在线化与可融合性是自2012年全球在线教育发展以来在线数字资源的时代性特征,也是近些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从教走向学的深刻要求,是大规模mooc课程实践行为特征及面向学习者心理特质的科学反映,以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引领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动态性与时效性是在线资源生态环境面向教师个体带来鲜活性、价值性及同步改革进程发展性的品质特征,是海量在线教育资源生态提升粘度、增强活性的关键特征。

  上述特征覆盖了高品质教育资源环境的现代内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长期实践智慧结晶与经验积累,它们从不同维度和不同视角升级了面向大规模群体在线教育服务的质量品质整体性特征,不仅从资源生成源头入手考虑问题解决的出发点,更从数字资源大规模、常态化、可持续应用视角进行源点规范,将带来数字资源环境生态发展再升级。

  三、打造在线教育国家体系,切实推动课堂教学结构变革

  《意见》中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和省级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平台资源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是适应当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面向“互联网 教育”的重大举措。自“三通两平台”工程实施以来,中小学领域在线学习发展业务需求在体制内并没有得到专业化学习管理系统发展的支撑,专业化在线学习管理、教学支持、学习服务、评价服务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当前,虽然有“互联网 教育”生态覆盖到了教、学、测、评、练、管等全部业务环节,但这些功能相对离散,各类学习服务离散在不同企业的云服务或教育app上,难以有综合力量提供整合性、集成化服务,导致学校融合实践的碎片化、表层化,难以切实满足广大中小学校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需求。《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国家级平台、加强省级平台、规范市县和学校平台,为分级建设、集约整合、分布融通的教学平台体系建设给出了科学性引导原则。

  此外,长期以来,“优质资源”一直是困恼一线教学实践的难点问题,虽然国家有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等活动,成效显著,但资源汇聚共享和开放应用格局仍未形成,受制于体制机制、经费来源、k8凯发app官网的版权保护等多方因素,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存在制度性障碍。有效数字资源环境不只是技术平台提供、专业化数字资源开发,而是一个涉及平台、专业化资源开发、情景化资源应用与迭代、校本化资源生成与优化的生态化动态体系。通过国家平台资源建设,健全国家数字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整合全国各级投资建设的优质资源“入云、入链、交钥匙”,推动大平台、大系统、大资源观视角下平台服务环境发展,带来下一代教育数字资源基础架构,形成更加科学性的框架,国家抓牢基础,区域统筹特色,学校创新模式,从而深度支撑现代化教学变革。 

  四、推进在线教育体系建构,加速线下线上教育融合发展

  后疫情时代,推动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发展应解决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中的制度保障问题。2019年9月,国家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在线教育发展政策体系。但目前看,“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一些比较先进且取得实效的做法、模式并未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保障,常态化在线教育政策供给与保障措施不足,学校对在线教育态度还比较保守,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

  《意见》中提出通过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带动适应“互联网 教育”生态环境支持下的在线教育体系建构,并具体落实到三个体系建设,包括线上教育平台体系、学科课程资源体系、政策保障制度体系。学科课程资源体系创新了数字资源生成模式,升级了数字资源生态环境。线上教育平台体系强化了跨地域跨部门资源汇聚、共享与抵达能力,并基于同步异步技术重构时空、融合资源生态发展催化在线教学服务品质,切实提供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深层动力。政策保障体系则是保障在线教育可持续、常态化发展的关键,包括国家项目支撑建构大平台体系、基础条件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应用激发群体和个体的积极性等,从而形成体系化的制度保障。

  五、以结构变革推动融合发展,服务教与学方式双重变革

  应抓住此次疫情期全面线上教学带来的契机,深入推进融合式教育,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随着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建设及体系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引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等深刻变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成为教育实践基本样态,传统教育环境和常态化课堂教学结构将能够被打破。《意见》中明确提出对教师“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也明确提出对学生“加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指导”,凸显对教与学方式双重变革的引领。

  信息技术能力与在线教学设计能力是疫情期间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短板,线上教学不能照搬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在如何科学安排学生在线学习内容、在线学习时间和书面作业时间,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线上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培训交流,开展线上学习规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并遵循在线教学特点,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在线学习能力和习惯培养,在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制订线上学习计划能力和科学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习惯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通过教师在线教学及学生在线学习能力提升,推动教与学双重变革,推动大规模、常态化课堂教学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中心 李玉顺)


网站地图